1978 年-2000 年間我國微合金鋼發展狀,巴西和中國鋼鐵工業科技合作 20 年。中信進口 CBMM 高質量鈮鐵(66%)為鋼鐵工業生產含鈮鋼提供了低成本的鈮鐵。
1978 年-2000 年間我國微合金鋼發展狀況,中國改革開放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經濟成就,微合金(jin)鋼的開發也隨之取得了同步發展。 1978 年中國粗鋼產量為 3178 萬噸,1998 年增長到 11459 萬噸。如上圖所見在同一時期內,據 28 個主要鋼鐵企業的統計,工程結構用鈮,釩,鈦微合金化鋼由 3 萬噸增至 346.6萬噸,占粗鋼產量的比例由 0.1%增至 3%,占 1998 年全國低合金高強度鋼產量的 55.1%。 在這些微合金化鋼中,從 1995 年起,含鈮鋼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 某些工程結構領域的鈮微合金化鋼取得突出成就列于下表。
合金鋼鋼類 | 1996—1998年合金鋼產量(萬噸) |
油氣長輸管線用鋼 | 56.4 |
油氣長輸管線用鋼 | 18.6 |
造船用鋼 | 16.4 |
工程機械用鋼 | 5.3 |
汽車用鋼(大梁、車輪) | 17.8 |
集裝箱用鋼 | 30.4 |
鐵道用鋼(魚尾板、重軌) | 5.22 |
球罐用鋼(壓力容器) | 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