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耐(nai)候鋼
隨著科技的進步,鋼材的產量逐漸增加,生活中使用的鋼結構也逐漸增加。鋼結構適合各種工程結構鋼。結構建筑與鋼與筋混凝土建筑想比較,鋼結構不僅施工便捷 撫震性能好,而且對環境污染少,還可以環保、回收等。隨著應用技術的深入和鋼產量的增加,耐候鋼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越來越廣泛。
鋼材本身是不會燃燒的,但這并不代表它耐火,鋼結構建筑的抗火災能力和防腐蝕能力與混凝土建筑相比要差一點兒,它的耐火極限僅為15分鐘,發生火災時,高溫會破壞它的強度,使其降低至不能保持建筑結構所要求的強度。當鋼結構本身的材質溫度超過了550℃時 ,會大大降低它的屈服強度,甚至超過50%以上,而當溫度達到600℃以上的時候,鋼結構將會完全的喪失承載能力。根據統計數據來看,2001年時日本和美國的火災傷亡于占國民經濟總值的0.78%和0.8%。
除了耐火之外,鋼材的腐蝕也會造成大量的經濟損失。耐候鋼
腐蝕會使鋼材的疲勞強度降低、抗冷脆性能下降。腐蝕的發展的很快,它是一種不均勻的破壞,一旦在鋼結構的表面發生,腐蝕的蝕坑就會由坑底向縱深迅速的發展 ,使鋼結構產生應力集中現象,而應力集中又恰恰會加快鋼材的腐蝕,這是種鋼材腐蝕的惡性循環,鋼結構建筑在自然環境下,受腐蝕會有定的減薄現象,特別是南方空氣潮濕或人為惡劣環境的情況下,減薄現象更為嚴重,我國南方11Omm厚公交車板在涂裝的情況下有的部位半年內就可腐蝕穿透。日本腐蝕工程學會 (JapanSocietyofCorrosionEngi—neering)和 日本腐蝕控制協會(JapanAssociationofCorrosionContro1)共同進行調 查表明1997年全日本腐蝕損失為39380億日元,占當年國民生產總值 (GNP)的0.77%。2001年而我國因腐蝕問題損失的鋼材有1000多萬t,造成的損失多達4000億元。
由于火災和腐蝕對鋼結構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國內外在加強完善耐候鋼的防腐蝕性能和防火保護技術。